前言:
目前,我国粘胶短纤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在严格的环保政策驱动下,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国内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已形成以赛得利、三友化工、中泰化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在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下,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与产量维持高位,展现出良好的韧性。
1、粘胶短纤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
粘胶短纤(VSF)是一种以天然纤维素(如棉浆粕、木浆、竹浆)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人造再生纤维素纤维。其性能接近棉花,具备吸湿透气、柔软滑爽、易染色、抗静电等优点,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
粘胶短纤主要用于生产人棉纱、混纺纱、无纺布等产品,终端应用涉及服装、家用纺织品以及纱布、一次性卫生用品等领域。其中,人棉纱为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下游最大需求领域,占比约为50%以上。
我国粘胶纤维下游应用领域情况
应用领域 |
需求占比 |
终端应用 |
人棉纱 |
50%以上 |
用于制作各类服装及家用纺织品等。 |
混纺纱 |
20%-30% |
广泛应用于西装、休闲外套等服装领域。 |
无纺布 |
20%以下 |
广泛应用于纱布、口罩、湿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 |
资料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2、我国粘胶短纤有效产能小幅下降,行业产能集中度逐步提高
2017年,工信部发布《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要求新建粘胶短纤项目单线产能高于8万吨,产品差别化率高于30%,2024年工信部更新《规范》,要求新增产能采用产污强度小、节能环保的工艺和设备,旨在提高行业环保水平,淘汰落后中小产能。再加上粘胶短纤行业内中小厂商盈利不足,导致国内粘胶短纤有效产能持续下降。根据数据,粘胶短纤有效产能在2021年达到最高点513万吨后,2024年粘胶短纤有效产能降至488.5万吨,较2021年有效产能下降幅度为4.8%。
数据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从新增产能方面,2018-2020年国内粘胶短纤行业产能扩张开始,头部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同业收购等方式逐步整合中小产能,市场产能集中度逐步提升,如2021年5月,赛得利以17.4亿元收购阜宁澳洋33万吨粘胶产能,优化其在华东区域的产能布局。同时,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中小厂商盈利不足,部分产能淘汰或退出市场,根据数据,自2020年以来国内累计淘汰退出的粘胶短纤产能为46.5万吨/年。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产能淘汰或退出
项目 |
省份 |
产能 |
河北吉藁 |
河北省 |
3.5 |
新疆雅澳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 |
安徽舒美特 |
安徽省 |
6 |
新乡化纤 |
河南省 |
10 |
新疆舜泉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6 |
浙江富丽达 |
浙江省 |
18 |
合计 |
46.5 |
资料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根据youmi主页发布的《中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目前,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赛得利(189万吨/年)、中泰化学(88万吨/年)、三友化工(83万吨/年),CR3高达69.77%,市场竞争格局从“一超多强”向“双雄争霸”演进。
数据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头部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
简介 |
赛得利 |
作为全球最大的溶解浆生产商金鹰集团(RGE)旗下的核心板块,赛得利是中国乃至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粘胶短纤生产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集团内部强大的溶解浆原料自给能力,形成了“浆-纤”一体化的绝对成本优势。 |
三友化工 |
被誉为行业“技术标杆”,虽然在总产能上略逊于赛得利,但在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差别化纤维(如莫代尔、莱赛尔)技术、环保水平和综合管理效益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粘胶短纤业务的盈利能力常年保持行业顶尖水平。 |
中泰化学 |
依托新疆的能源资源优势,成本竞争力极强。近年来通过大规模扩张,产能已稳居行业前三甲,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供应极。 |
资料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3、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产量持续上升,开工率处于高位
此外,受下游需求较为强劲的支撑,2023-2024年我国粘胶短纤产量连续两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粘胶短纤产量为411.7万吨,同比增长5.26%;2025年1-7月,国内粘胶短纤产量为235.75万吨,同比仅小幅下降0.31%,展现了充足的韧性。开工率来看,自2023年4月以来粘胶短纤开工率持续高于70%,2023、2024年整体开工率分别为77.14%、84.28%。
数据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4、我国粘胶短纤行业新增产能以“替代升级”为主,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差异化演进
综上所述,我国粘胶短纤行业的供给端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由头部企业主导、受成本和质量驱动、并被环保政策严格约束的新阶段。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端核心趋势与未来展望
资料来源: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WYD)

【版权提示】youmi主页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teasales-trade.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