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一、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平均生育年龄提升下,我国辅助生殖市场潜力巨大

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试管婴儿技术等。对于很多无法自然生育的普通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是圆“生育梦”的一个路径。近年来受不良生活习惯、不孕不育症以及晚婚晚育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率已从2015年的12%飙升至2023年的18.2%,相当于每5对夫妇就有1对面临生育难题。

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试管婴儿技术等。对于很多无法自然生育的普通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是圆“生育梦”的一个路径。近年来受不良生活习惯、不孕不育症以及晚婚晚育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率已从2015年的12%飙升至2023年的18.2%,相当于每5对夫妇就有1对面临生育难题。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与此同时,平均生育年龄提升也将驱动我国辅助生殖市场需求。尤其是女性年龄达到30岁后,将对辅助生殖需求开始显著增加。据文献研究,女性在30-40岁期间生育力加速下滑,主要因卵巢储备功能减弱、卵泡数量减少、卵子质量下降。对于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还面临更高的新生儿染色体畸变风险。我国平均生育年龄已经由2000年的26.3岁推迟2.7岁至2023年的29岁。2023年,我国30岁和35岁以上产妇占比已经分别提升至19%和53%。

与此同时,平均生育年龄提升也将驱动我国辅助生殖市场需求。尤其是女性年龄达到30岁后,将对辅助生殖需求开始显著增加。据文献研究,女性在30-40岁期间生育力加速下滑,主要因卵巢储备功能减弱、卵泡数量减少、卵子质量下降。对于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还面临更高的新生儿染色体畸变风险。我国平均生育年龄已经由2000年的26.3岁推迟2.7岁至2023年的29岁。2023年,我国30岁和35岁以上产妇占比已经分别提升至19%和5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我国不同年龄女性的生育特征和需求

20-30岁 30-35岁 35-40岁 40-50岁
女性比例(2020年) 32% 28% 25% 15%
不孕率 8%-12% 15%-20% 25%-35% 50%-70%
IVF单周期活产车 55%-65% 40%-55% 15%-40% <15%
生育特征 自然妊娠率高 生育力开始下降 卵巢储备显著减少 卵巢储备几乎枯竭
需求 孕检 冻卵,部分需要ART 尽早ART,建议胚胎植入前遗传检测(PGT) 捐卵IVF(国内监管严格、捐卵资源稀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WHO《不孕症患病率估计(1990-2021),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二、迎政策红利,我国辅助生殖市场将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总人口持续呈现负增长形式。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虽然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反弹,扭转了我国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生率也回到2022年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专家分析表示,受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年轻一代生育意愿普遍低迷等多个因素影响,未来的生育率依然不容乐观。从此前民政部发布的数据看,2024年全国结婚对数为610.6万对,这一数据创下了45年来的新低。而结婚人数下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新生儿出生率降低。因此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负增长在未来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总人口持续呈现负增长形式。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虽然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反弹,扭转了我国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生率也回到2022年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专家分析表示,受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年轻一代生育意愿普遍低迷等多个因素影响,未来的生育率依然不容乐观。从此前民政部发布的数据看,2024年全国结婚对数为610.6万对,这一数据创下了45年来的新低。而结婚人数下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新生儿出生率降低。因此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负增长在未来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数据来源:民政部,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

在上述情况下,为支持人口健康发展,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生育鼓励政策。国家层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8月31日之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地方政府层面:如2025年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

根据youmi主页发布的《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辅助生殖技术作为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那些因生育问题而无法自然受孕,“想生而不能生”的夫妇实现生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下降的压力,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

因此,随着上述生育鼓励政策的实施,我国辅助生殖市场或将获得新一轮发展的机遇。

与此同时,辅助生殖技术虽然是解决生育难题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以试管婴儿为例,一个周期的医疗费用约3万至8万元,若需多次尝试,总花费可能突破20万元;促排卵药物、胚胎冷冻保存等附加费用,更让许多家庭“算不清账”。有数据表明,此前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 55.7%。

与此同时,辅助生殖技术虽然是解决生育难题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以试管婴儿为例,一个周期的医疗费用约3万至8万元,若需多次尝试,总花费可能突破20万元;促排卵药物、胚胎冷冻保存等附加费用,更让许多家庭“算不清账”。有数据表明,此前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 55.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对此,为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几年全国各省市加速把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截至2025年7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全面实现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预计未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辅助生殖需求释放可期,渗透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政策实施后,多地医院辅助生殖门诊量显著增长:2024年,北京某三甲医院试管婴儿周期数同比增加40%,上海、广东等地增幅超30%。同时,根据国家医保局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辅助生殖技术医保报销人次突破100万,累计减轻患者负担超50亿元。其中,农村家庭、低收入群体受益尤为显著——在部分省份,低保家庭辅助生殖费用报销比例高达90%。

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即试管婴儿)为目前最为应用广泛的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IU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即试管婴儿)两大类。其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即试管婴儿)应用最广,包括第一代(体外受精IVF)、第二代(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第三代(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2018年,在中国及美国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保持约95%的市场份额。

三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即试管婴儿)比较

常规IVF-ET

透过ICSI进行IVF

PGD/PGS

主要适应症

患有排卵障碍、排卵期紊乱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以及患有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的男性

患有无法治愈阻塞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的男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其他结构异常的患者及伴性遗传病携带者

治疗

在体外受孕及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来自一对夫妇的卵子及精子会在实验室中一起孵育以形成胚胎。然后将胚胎放入妇女的子宫内,以植入并成功怀孕

细胞浆内精子注入法(ICSI)IVF取卵周期须进行的另一个过程,过程中利用显微操作设备将单个精子注入每个卵子中以辅助受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植入胚胎前进行的遗传学诊断,在某些情况下,是卵母小胞受精前进行的遗传学诊断。胚胎植入前遗传筛查(PGS)是指用于测试胚胎是否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一组技术

临床现状

第一代技术已较为陈旧。其成功率约为20%,较二三代技术更低。

受孕成功率可达60%以上,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生殖技术。

技术初步成熟,在提高IVF-ET成功率的同时解决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问题,但渗透率相对较低。

推出时间(首名婴儿出生时间)

美国

1981

1993

1993

中国

1988

1996

200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优米视讯官方下载安装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youmi主页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teasales-trade.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老龄化加深+健康意识提升下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前景广阔 国内已有超30家布局研发

老龄化加深+健康意识提升下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前景广阔 国内已有超30家布局研发

得益于市场前景向好,近年绿竹生物、上海迈康生物等企业相继布局带状疱疹疫苗领域。当前,带状疱疹疫苗作为新兴成人疫苗,已有超过30家中国企业布局研发,并形成多层次研发梯队。各家企业采用不同技术路径,包括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活瘦苗等。其中绿竹生物的CHO细胞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已申报上市,领跑行业。

2025年09月05日
技术驱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企业跨界融合、竞争格局分化态势显著

技术驱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企业跨界融合、竞争格局分化态势显著

互联网医疗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成为越来越多用户获取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根据数据,2020年12月-2024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由21480万人增长至41765万人,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占网民规模的比重由21.7%提升至37.7%。

2025年09月03日
首仿争夺战! 我国盐酸美金刚行业销售额上升 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变动

首仿争夺战! 我国盐酸美金刚行业销售额上升 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变动

阿尔茨海默病(AD)及相关痴呆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AD的患病负担显著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2025年09月03日
叶黄素行业迎眼部保健品增长风口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将重塑竞争格局

叶黄素行业迎眼部保健品增长风口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将重塑竞争格局

目前万寿菊花是叶黄素最主要的原料,因而万寿菊花的供给直接影响叶黄素的价格。适宜在海拔1150-1480米区域种植的万寿菊,在国内已形成以西南地区为核心的规模化种植带。云南、贵州等省份通过建立合作社模式,推动集中连片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当前国内万寿菊种植面积居高不下,叶黄素供给过剩,市场价格低迷;且植提企业对万寿菊的采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肺炎克雷伯菌疫苗行业分析:尚未产品获批上市 康泰生物有望抢滩蓝海市场

我国肺炎克雷伯菌疫苗行业分析:尚未产品获批上市 康泰生物有望抢滩蓝海市场

从药物在研管线看,目前,全球KP疫苗均处于临床前,暂无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疫苗推进至临床。而2025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邹全明教授团队研究的原创肺炎克雷伯菌疫苗项目与康泰生物共同签署技术转让合同,转化金额5.3亿元,按里程碑付款,有望抢滩蓝海市场。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红利下将获新一轮发展机遇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应用最广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总人口持续呈现负增长形式。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虽然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反弹,扭转了我国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生率也回到2022年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专家分析表示,受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高尿酸血症药物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已过亿人 URAT1靶点为研发主导

我国高尿酸血症药物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已过亿人 URAT1靶点为研发主导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异质性较强,痛风反复发作者会出现持续性关节炎、肾结石、痛风石,其中痛风性关节炎可发生于身体各关节部位,以下肢关节及肘部关节为主,使患者身体疼痛,无法正常活动,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约为9.3亿人,目前预计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超10亿。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抗生素行业:为最大抗感染药物类别 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限制下产能集中

我国抗生素行业:为最大抗感染药物类别 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限制下产能集中

受环保壁垒高、新进产能低影响,近年我国6-APA等抗生素中间体以及抗生素整体市场企业比较少,且产能较为集中。以6-APA为例:6-APA一般采用生物发酵法一体化生产名单,但由于生产环节投资大,污水处理量大,环保要求高,2019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6-APA被纳入限制类企业,限制新产能进入。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app优米